翰墨飘香连两岸,丹青溢彩映金陵。恰逢法定“台湾光复纪念日”(10月25日)确立之际,南京师范大学于2025年10月26日在古朴典雅的随园校区,与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联合举办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会。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袁林旺,南京师范大学东方研究中心主任、南京市台联会长林敏洁,市台联副会长游磊,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、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翟优,南京师范大学港澳台侨办公室主任严志军、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韩淼、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方凌波等出席活动,活动汇聚了来自台湾、四川、江苏等地的艺术家、学者与师生代表八十余人,以笔墨为桥,以书画为媒,同溯文化根脉,共叙两岸情谊。

活动伊始,与会嘉宾在校方陪同下先后参访校内两处文化地标。在虫文馆内,由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朱赢椿创作的《虫子书》引起了台湾艺术家的浓厚兴趣。这部全由昆虫爬行痕迹构成的作品,曾荣获“世界最美的书”称号。嘉宾们驻足良久,不禁赞叹,虫迹如墨韵,形似汉诗,天然自成章法,这种超越人为的艺术语言,让我们感受到两岸同文的深厚情怀。随后,嘉宾们步入历经八十年风雨的华夏图书馆。这座前身为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的建筑,富含中式建筑美学精髓,嘉宾们也感叹道:“每一本书籍都是文明的载体,每一缕阳光都是历史的见证,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两岸共同的文化血脉。”

书画艺术交流会于南山专家楼多功能厅召开。袁林旺副校长致开幕欢迎辞,他指出:本次交流活动恰逢首个国家法定“台湾光复纪念日”,这一具有深远历史与法律意义的日子,为两岸文化交流赋予了更厚重的责任。南京师范大学将以此为契机,继续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平台优势,依托学术研究、青年交流与艺术合作,将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创造力。严志军教授表示,两岸艺术家借助笔墨丹青,不仅展现精湛的艺术技艺,更是传递出“青山一道同云雨”的深厚情谊,体现了血浓于水的民族认同。南京师范大学长期致力于推动两岸教育交流,目前已与台湾地区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,在校台籍学生规模达百余人,未来学校还将继续拓展和深化两岸间的交流合作。

笔会交流环节在清雅的墨香与温暖的期待中展开,将活动推向高潮。现场气氛热烈,嘉宾与师生环绕案前,凝神关注。台湾艺术家们现场创作了《国色牡丹》《山河共韵》等水墨佳作。画作以磅礴笔墨勾勒两岸相连的山川气象,大陆艺术专业师生则以书法回应,“同根同源”笔力雄健,“千里共婵娟”意境悠远,每一幅作品落成,都引来阵阵赞叹与掌声。随后,两岸艺术家并肩携手,共同挥毫,将金陵风光与宝岛风情融于同一画卷。观众不仅见证技艺的展示,更感受到血脉相连的情感流淌。镜头定格下一幕幕动人时刻,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生动见证。
林敏洁教授在闭幕致辞中指出,两岸同根同源同艺、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增进理解、凝聚共识。希望更多的岛内台胞能感受文脉绵延,以笔墨展开心灵对话。此外,林教授进一步提出,南师大将继续组织两岸教师融合发展研讨会、组织两岸学者共同考察历史遗址、编纂历史丛书、举办师生交流会等,通过学术交流与社会实践,将文化及历史记忆转化为情感认同的基石。终场时分,一曲《高山青》的全场合唱再次掀起交流会的高潮;书画互赠环节,更在墨香与情谊的交融中,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
本次交流会不仅是艺术的展示,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与文化认同实践。未来,南京师范大学愿与两岸同胞携手,以翰墨丹青绘就更多“同心圆”,让每一次相聚都成为民族复兴征程上的亮丽注脚。(图文:王扬晨曦 陈志林 编辑:王海涛 责编:韩同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