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周六. 9月 6th, 2025

感动中国网

感动中国 感动世界

多面将帅——记长垣市苗寨镇前李拐村党支部书记李建设

9月 6, 2025

他鼻直口方,气势沉稳,自带着一种将帅风范和充沛能量。他白手起家,南征北战,冲锋陷阵,运筹帷幄。他情系家乡,多年来为家乡发展倾力付出。

长垣市苗寨镇前李拐村党支部书记李建设

他就是李建设,长垣市苗寨镇前李拐村党支部书记、长垣工商总会四川分会。

白手闯天下

李建设出生于长垣苗寨,这里正是中国防腐发源地。

上世纪六十年代,苗寨镇就有人外出刷帆布棚,后来又转向工业防腐,在当地政府的引导整合之下,初步具备了防腐产业的雏形。1980年,长垣县苗寨防腐工程公司率先在人民日报刊登广告,引领风气之先。

这是一片瘠薄而不甘寂寞的土地。因为濒临黄河,水患频仍,老百姓吃不饱、穿不暖、娶不上媳妇,受够了贫苦。他们外出搞防腐,实在是被逼出来的无奈之举。

李建设在项目现场

李建设的防腐之路起步较早,上世纪八十年代,李建设单枪匹马闯天下。他的背包里背了一包书,走到哪学到哪,不会就翻书。书是他最好的老师。

到哪里?没有目的,他就像黄河滩里的一抹蒲公英花絮,听凭命运的安排,命运之风吹到哪,就是哪。李建设就那样一个城市一个城市走。每到一个城市,就先在宾馆里翻看电话号码。查看上面的工厂电话,然后把电话打过去,联系防腐工程。

李建设在项目现场

就这样,从甘肃玉门关、新疆戈壁,到中原大地,李建设的足迹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。冷眼、闭门羹、嘲讽,一个个困难也将李建设的心量胆略磨砺得越发刚硬。饱受历练之后,他终于承接了一些工程。那是1986年,李建设挣了第一桶金,7万多块钱。当时,那简直是个天文数字,都不知道怎么花了,李建设没有乘车返乡,而是买了一辆摩托,骑着摩托返回乡里。在乡亲们赞誉的目光中,这个春衫白马、春风得意的少年没有飘飘然,而是悄悄把目光投向了前方。

1996年,李建设来到四川做防腐保温项目,随着工程越做越顺,他这粒飘浮的种子终于在天府之国温润的土地上生根发芽。

成都是一座悠闲安逸的城市,但李建设并没有被这种安逸所侵蚀,他凭着黄河滩里人的勤奋和忧患意识,不断精进,不断转型,多年积累,让李建设和他的团队拥有了扎实的业务水准和雄厚的施工实力,在天府之国建立了稳固的大本营。自此,李建设开始以防腐保温为依托,一步步构筑他的商业版图。

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头脑。2004年,李建设在钢结构厂从事防腐业务的时候,他认真学习钢结构的制造、安装,具备一定经验之后,开始投资建设钢结构厂。他觉得,这样首先避免了与家乡人的竞争,其次承接工程体量更大,也更有了话语权。

事实验证了李建设的眼光,钢结构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标准化模块式建筑工程形式。相比传统的建筑模式,钢结构工程具有一流的安全性能和抗震抗灾能力,同时施工过程环保高效、易于造型。钢结构工程在大型基建工程及大型场馆建筑中普遍使用,市场前景非常广阔。李建设做的最大的螺栓球网架结构,当时单体工程结构达10多万平方米。这个项目技术性要求很高,难度很大。李建设率领团队,高标准完成了任务,受到业界高度评价。2015年,承接的亚州最大的结冰风洞防腐保冷工程,获得鲁班奖参与奖。而今,历经打磨,他和他的团队,已经是名扬川渝的大型团队,如一棵大树,根深叶茂。

牵线助发展

2012年,长垣工商总会四川分会成立,由李建设担任会长。

四川长垣商会

商会的作用定位一个是联系乡情,联络在巴山蜀水的长垣游子,相互沟通交流、资源共享;再一个就是对家乡长垣的宣传推介、资源对接,为家乡发展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。

李建设采取多种方式,充分发挥商会作用,越来越多的参与家乡长垣的建设。

在商会工作中,李建设发现四川能投的垃圾发电项目,既能解决垃圾处理问题,又能变废为宝,提供能源,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。他就给长垣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汇报,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,项目最终迅速落地,为长垣垃圾处理、城乡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。

就这样,四川能投相继在长垣投资建设了天然文岩渠河道治理工程、王家滩湿地公园工程、九龙湿地公园工程等项目,推动长垣水系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。

乡村领头人

1997年,正当李建设在四川干得红红火火,事业迅速扩张之时,来自家乡的声音,召唤着这南飞的鸿雁。

当时的长垣,为了发展,开始实施“回归工程”,号召在外的长垣籍经济能人返乡创业,担任家乡村庄党支部书记,发挥在外经济能人的人脉、资源、眼界优势,吸引资金回流、人才回流、项目回流。

接到家乡领导的恳请,李建设陷入了沉思。虽然他常年在外,但他骨子里很传统,对家乡情怀非常深,不管身处何地,那生于斯长于斯的黄河滩时时刻刻都是他的牵绊和梦萦。

不久,李建设返回家乡,担任了苗寨镇前李拐村党支部书记。这一干就是三十年。村支书要面对的情况复杂而又琐碎:修路、绿化、帮扶,事无巨细,李建设兢兢业业的处理着村中事务,想方设法引领村庄发展。他的担当和付出,换来每一次换届选举中的全票当选。

李建设和蘧孔学校孩子在一起

2018年,为了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,李建设响应县里的号召,投资建设蘧孔学校。其实,多年以来,李建设心中一直有一个办学梦。经过这些年闯荡,他深知教育的重要,要想赢得未来、改变命运,必须发展教育,培养人才。蘧孔学校的诞生给了他一个圆梦的机会。在学校建设上他坚持要办就办最好的标准,硬件软件都是当时一流的。他不止一次对学校管理班子说:“家长把孩子交给咱们,就得实打实的干教育,让家长放心,让孩子放心,让领导放心。这个是做不了假的,孩子每一次考试的答卷,就考量着学校对孩子付出了多少?真正把教育当成事业去做了没有?”在他的努力下,蘧孔学校以优异的成绩和鲜明的特色,成为长垣教育界一张闪亮的名片。

李建设谋划前李拐村工作

小小黄河滩,藏龙卧虎地。防腐成就了很多长垣人,让他们摆脱了贫困,走上了富裕,改写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。但也有的人,小富即满,止步不前,终至寂然无声、泯然众人;有的人,在名利面前迷失自我,虚荣膨胀。李建设为代表的这些人,在胜利面前,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、敏锐的判断、谦和的姿态,他们永不满足、永不止步,不断突破、不断转型,洞察时代先机,挺立时代潮头,最终成为长垣防腐界的翘楚和领军人物。这表面上是他们能力素质的体现,实则上,是他们积累的厚重人品,还有对故土的大爱使然啊。

正是这家乡黄土地一样的淳朴与厚德,承载起了李建设丰沛的人生,让他在豪迈的征途上,行稳致远,一往无前。(曹道伟 王自亮)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