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周五. 10月 24th, 2025

感动中国网

感动中国 感动世界

抗疫先峰·最美逆行者—迎宾北路街道美林社区工作者林立文

12月 12, 2022

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” 孩子们在盼望了许久的春天里尽情的嬉戏玩耍,仿佛疫情已经远离,如同人们期待的那样。然而事与愿违,新冠疫情依然像蒲公英一样在中国的大地上四处飞散:北京有新增病例,天津有新增病例,廊坊有新增病例……其中三河市燕郊镇某大型商场出现多名密接者,使得燕郊的居民有些焦躁不安!

     “国家有难,岂能袖手旁观!” 就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刻,一批抗疫领头者从社区中挺身而出,用行动驱散恐慌。迎宾北路街道美林社区工作者林立文,便是其中最坚定的一员。身为退役军人,他骨子里刻着 “冲锋在前” 的担当;作为共产党员,他心中装着 “为民服务” 的初心。疫情警报拉响的瞬间,他立刻进入 “一级战备状态”,把 “全民核酸,不漏一人” 从口号变成了刻在骨子里的工作准则。

      每天天还没亮,他就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:统计居民信息时,他逐户核对数据,生怕漏掉任何一个人;调配防疫人员时,他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工,让效率最大化;联系志愿者时,他耐心讲解防疫流程,反复强调注意事项;检查核酸检测点时,他从物资摆放、人员动线到消毒流程,逐一细致核查,确保每个环节万无一失。而最让他牵挂的,是社区里那些没有儿女陪护的独居老人。他拿着名单,一个个打电话:“张阿姨,明天早上 8 点到楼下做核酸,我到时候来叫您”“李大爷,您听力不好别着急,我再跟您说一遍注意事项”—— 电话里的叮嘱温柔又耐心,有时一句话要重复好几遍,他却从没有半分不耐烦。​

      不仅如此,每天带领医护人员入户为老人做核酸时,他总会多问一句 “您最近有什么难处吗”。有位居民不小心被动物咬伤,急得不知如何是好,他得知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活,开车陪着居民去防疫站接种狂犬疫苗;有家长抱着发烧的孩子急得掉眼泪,他一边安抚家长情绪,一边联系医院开辟 “绿色通道”,全程护送就医;还有老人记不清该买哪种降压药,他就拿着老人的病历本,跑到医院仔细咨询医生,帮老人把药配齐送上门。有人见他眼底满是红血丝,劝他歇会儿,他却总是笑着摆手:“我不累,这是我的本职工作,我的职务就是为人民服务!”​

        没人知道,这句 “不累” 背后藏着多少疲惫。他每天在黎明破晓前就开始工作,常常忙到夜深人静才能停下脚步。早饭匆匆咬几口面包就赶去现场,午饭在核酸检测点随便扒拉几口冷饭,晚饭更是成了 “夜宵”,冰凉的盒饭、冷掉的矿泉水,就是他的日常餐食。可即便如此,他也没忘了照顾身边的人:看到志愿者穿防护服不熟练,他会走上前帮忙整理领口、贴紧胶带;每次分配任务前,他都会反复提醒 “一定要做好防护,保护好自己才能帮更多人”。​

       工作起来,他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多重身份 —— 他也是父母眼中需要被牵挂的孩子,是妻子心中需要依靠的丈夫,是三个孩子日夜盼着回家的父亲。可穿上防护服、戴上红袖章,他就只记得自己是 “抗疫工作者”,是守护社区的 “守门人”。他说:“我曾经是军人,保家卫国是我的责任;现在我是社区工作者,守护居民安全就是我的使命。”​

       他和所有普通人一样,有着最简单的愿望:盼着春风能吹散病毒,盼着春暖花开时,社区能恢复往日的热闹,孩子们能重新在广场上放起风筝,老人们能在树荫下聊天晒太阳,大家都能摘下口罩,笑着打招呼 —— 那才是春日里最动人的风景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